□本报记者 曹思思 通讯员 潘玲惠 刘晨超
日前,市十六届党代会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开班,40多名党代表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、高质量提案撰写等课程,并赴温州洞头红色教育基地考察调研,提高党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。
“培训让人受益匪浅,专题讲座提升软技能,考察时看到了很多基层党建优秀做法,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”浙江耐史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覃美琼说。
为进一步发挥好党代表联系基层、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,我市创新党代表履职机制,围绕架起“沟通桥”、当好“服务员”、站牢“监督岗”职能,常态化开展党代表轮值接待、民情问询、调研视察、组团服务等活动,多措并举“点亮”党代表履职之光。
架起“沟通桥”
做好民意传声筒
近日,几名党代表和党员志愿者走进芦浦镇芦北村孤寡老人陈阿公家,帮忙打扫卫生,并送上床品四件套等。
每月的第一个周六是芦浦镇的“党代表工作日”。该镇党代表们为12个行政村困难群众、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入户服务,收集“微心愿”。“依托‘党代表工作日’,我们主动走访困难家庭,提前了解他们的心愿,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。”党代表胡美红说,今年以来,她们已收集48条“微心愿”,服务困难群体60多人次。
近年来,我市建立常态化党代表服务机制,依托市镇两级覆盖广泛、功能健全的党代表服务群众阵地网络,按照“一月一主题”要求,由全市18个党代表工作室组织辖区内党代表,在每月固定时间开展“党代表工作日”活动,面对面倾听群众心事、点对点收集群众意见。
针对原先党代表工作室位置不佳、群众日常接待不便等问题,坎门街道结合党代表常驻地、活动聚集地分布情况,设立共享式党代表服务工作站,今年以来,累计设置14个,接待党员群众968名,收集答复问题573个。
此外,我市还建立健全工作室和党代表个人“双考双评”工作机制,通过月度“亮晒”、季度“交流”、年度“考评”,评选“活动能力强、作用发挥强”的“双强”党代表工作室学习点和“群众满意党代表”,进一步激发党代表履职活力。
今年以来,我市各党代表工作室开展“党代表工作日”活动136次,收集各类群众意见2119条,打通代表联系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当好“服务员”
为民解忧办实事
新学期伊始,市中心幼儿园学生家长张女士发现了新变化——学校附近的停车场翻新了,还设了新停车位。
(下转第2版)